菩萨蛮 其六

温庭筠〔唐朝〕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拼音解读

yù lóu míng yuè zhǎng xiàng yì ,liǔ sī niǎo nà chūn wú lì 。
mén wài cǎo qī qī ,sòng jun1 wén mǎ sī 。

huà luó jīn fěi cuì ,xiāng zhú xiāo chéng lèi 。
huā luò zǐ guī tí ,lǜ chuāng cán mèng m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正是暮春时节。梦中,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
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空楼相忆,思妇徒盼离人归来。

注释
玉楼:楼的美称。
袅娜:细长柔美貌。春无力:即春风无力,用以形容春风柔软。
萋萋:草茂盛貌。
画罗:有图案的丝织品,或指灯罩。金翡翠:即画罗上金色的翡翠鸟。
香烛:加有香料的烛,亦是对烛的美称。销成泪:蜡烛燃烧后垂下的蜡滴比作眼泪。
子规:即杜鹃鸟,常夜鸣,声音似“不如归去”。

这是温庭筠组词《菩萨蛮》十四首的第六首,表现思妇在玉楼苦于思忆而梦魂颠倒的情景。综观全词,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门外”两句为梦中幻景,“画罗”两句为梦时衬景,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兼有幽深、精绝之美。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歌主人公的身份。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即将全词笼罩在一片离情别绪的氛围之中。柳丝袅娜,正是暮春时节,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并且在明月朗照之下,景象非常清幽。春风沉醉,这应是春情生发的大好辰光,此景是思妇所见,却教她顿生悔恨之情。“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反衬了主人公相思之久且深,暗示思妇的痛苦不堪、心神恍惚而无可奈何的情态。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三四句进一步叙述当日送行场面,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声色的结合,加重了离别的氛围。这应是思妇长久思忆而神魂飘荡中出现的梦境,是思忆当初送别情节在梦境中的再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最是离人梦绕魂牵、永不会忘却的。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过片写眼前事,从室外移至室内,写玉楼中的长夜思念: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这是一个环境幽美.陈设富丽的地方,可“泪”字却已暗示出了女主人公生活中的不幸,而一个“销”字尤见漫漫长夜思妇难眠之孤寂。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最后一句转写梦,似乎矛盾,然矛盾中自有道理。或许在空楼相忆时的词中人本已入梦,并梦见了当时送别的情景,这样更能体现相忆之久。以景铺叙,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此句以“花落子规啼”的凄迷景色,映衬人在梦中的痛苦情怀。

全词描绘了远离人的悠悠行远,闺中人的脉脉多情,无论是“玉楼明月”的幽寂,“柳丝袅娜”的清柔,“画罗金翡翠”的凄迷,还是“花落子规啼”的哀艳,皆是闲闲流转,景真情真,一派自然,读来意味深长。

此词约作于唐大中(847—860)年间。《乐府纪闻》记载此事云:“令狐綯假温庭筠手撰二十阕以进。”据此,《菩萨蛮》诸阕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参考资料:
聂安福导读 .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11.

《菩萨蛮 其六》作者: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01-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情敏捷,每入试,八叉手而成八韵,人号“温八叉”。然恃才傲物,放浪不羁,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故屡举进士不第。曾东游吴越,南极黔巫,西北至萧关、回中,行踪极为广泛。大中末,谪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与段成式、韦蟾等唱和。咸通七年,官国子助教,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工词,为《花间集》中首要词人,后人尊为花间鼻祖。有《握兰集》三卷、《金筌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均佚。今有《温飞卿集》七卷,别集一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九卷。►390篇诗文

古诗韵典网提供《菩萨蛮 其六》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菩萨蛮 其六》出自温庭筠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ydw.com/shiwen/1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