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白居易〔唐朝〕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
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
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
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
寻云到起处,爱泉听滴时。
南村韦处士,西寺闲禅师。
山头与涧底,闻健且相随。

拼音解读

qiū jǐng yǐn xián bù ,shān yóu bú zhī pí 。
zhàng lí shě yú mǎ ,shí lǐ yǔ sēng qī 。
xī cháng yōu liù shí ,sì tǐ bú zhī chí 。
jīn lái yǐ jí cǐ ,yóu wèi kǔ shuāi léi 。
xīn xìng yù jìng fā ,shēn lì yīn háng zhī 。
xún yún dào qǐ chù ,ài quán tīng dī shí 。
nán cūn wéi chù shì ,xī sì xián chán shī 。
shān tóu yǔ jiàn dǐ ,wén jiàn qiě xiàng su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悠闲自在,在山间游玩让人忘记了疲惫。
拄着藜杖,舍弃了舆马,步行十里路去与僧人相会。
过去常常担忧年龄已经六十岁,身体四体已经不能支持。
现在来到这里,还不到身体衰弱的时候。
心情兴奋,遇到美好的景色便出发,身体的力量因为行走而更加有力。
追寻云彩到了它的起处,喜欢听泉水滴下的声音。
南村的韦处士和西寺的闲禅师,在山头和溪涧边行走,听到他们健朗的声音相互跟随。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描绘了秋季山间漫步的情景和与僧人相会的经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漫步山间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悠然自得的态度。同时,通过“不知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和身心投入。

接下来,“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诗人拄着藜杖,舍弃了舆马,步行十里路去与僧人相会。这一描述既突显了诗人的闲适心态,也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追寻。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官体验的叙述,进一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感受。他通过“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在行走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的力量。而在“寻云到起处,爱泉听滴时”中,诗人则以云彩为引子,追寻它们的起处,倾听泉水滴下的声音,展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热爱。

最后,“南村韦处士,西寺闲禅师”两句则交代了与韦处士和闲禅师在山头和溪涧边行走的经历。诗人用“闻健且相随”来形容他们的行走之态,表现了他对这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它创造了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平静。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白季庚子。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时,历迁翰林学士、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凶手。以越职言事,贬江州司马。穆宗长庆初,累擢中书舍人,乞外任,为杭州刺史,筑堤捍钱塘湖,溉田千顷。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复除苏州刺史。文宗立,入为秘书监,迁刑部侍郎。大和三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遂居洛阳。晚年奉佛,以诗酒自娱。武宗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工诗,倡导“新乐府”运动。诗文与元稹齐名,世号“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又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等。►2929篇诗文

古诗韵典网提供《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出自白居易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ydw.com/shiwen/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