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公事须集众,楼中击鼓齐会谋

出自清朝赵翼的《苗楼

苗人结寨必有楼,楼身高出寨上头。
每逢公事须集众,楼中击鼓齐会谋
牡鸡血沥盆酒饮,如众侯国盟葵邱。
楼高五级或七级,中央透漏四角周。
愚苗不知奉佛法,未可拟作浮图浮。
我从粤西入黔境,遥闻楼鼓喧高秋。
乃是催夫聚水驿,为我牵缆送我舟。
斯须诸苗尽来到,绿荷包饭自裹糇。
银环坠耳径寸大,花布束髻一尺修。
一缆十苗走何驶,但听船底涛声飕。
每当滩高水急处,矫捷不减猕猿猴。
跣足辄腾绝壁上,裸身或入怒浪泅。
相传苗性颇狠骜,不意如此驯且柔。
何哉往年下江变,苗刀几砍兵兜鍪。
微闻事由胥吏激,铤而走险不肯投。
乃知此辈实椎鲁,心无六凿惟天游。
顺则供使如犬鹿,拂则反触如羊牛。
寄语苗疆各长吏,幸与弭帖勿与雠。
留此楼作干城卫,毋令击鼓兴戈矛。

拼音解读

miáo rén jié zhài bì yǒu lóu ,lóu shēn gāo chū zhài shàng tóu 。
měi féng gōng shì xū jí zhòng ,lóu zhōng jī gǔ qí huì móu
mǔ jī xuè lì pén jiǔ yǐn ,rú zhòng hóu guó méng kuí qiū 。
lóu gāo wǔ jí huò qī jí ,zhōng yāng tòu lòu sì jiǎo zhōu 。
yú miáo bú zhī fèng fó fǎ ,wèi kě nǐ zuò fú tú fú 。
wǒ cóng yuè xī rù qián jìng ,yáo wén lóu gǔ xuān gāo qiū 。
nǎi shì cuī fū jù shuǐ yì ,wéi wǒ qiān lǎn sòng wǒ zhōu 。
sī xū zhū miáo jìn lái dào ,lǜ hé bāo fàn zì guǒ hóu 。
yín huán zhuì ěr jìng cùn dà ,huā bù shù jì yī chǐ xiū 。
yī lǎn shí miáo zǒu hé shǐ ,dàn tīng chuán dǐ tāo shēng sōu 。
měi dāng tān gāo shuǐ jí chù ,jiǎo jié bú jiǎn mí yuán hóu 。
xiǎn zú zhé téng jué bì shàng ,luǒ shēn huò rù nù làng qiú 。
xiàng chuán miáo xìng pō hěn ào ,bú yì rú cǐ xùn qiě róu 。
hé zāi wǎng nián xià jiāng biàn ,miáo dāo jǐ kǎn bīng dōu móu 。
wēi wén shì yóu xū lì jī ,dìng ér zǒu xiǎn bú kěn tóu 。
nǎi zhī cǐ bèi shí zhuī lǔ ,xīn wú liù záo wéi tiān yóu 。
shùn zé gòng shǐ rú quǎn lù ,fú zé fǎn chù rú yáng niú 。
jì yǔ miáo jiāng gè zhǎng lì ,xìng yǔ mǐ tiē wù yǔ chóu 。
liú cǐ lóu zuò gàn chéng wèi ,wú lìng jī gǔ xìng gē má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赵翼

赵翼

赵翼(1727~1814),字云松,又字耘松,号瓯北,晚署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冬,授广西镇安府知府,曾开府仓以周民急。乾隆三十五年(1770)调广东广州府,次年擢贵州贵西兵备道。后出任县令。乾隆五十二年(1787)因台湾林爽文之役,尝佐闽浙总督李侍尧幕。赵翼计谋调兵遣将,擘画军需,所提制敌策略,卓越中肯,李侍尧倚之如左右手。乾隆五十三年(1788)春,林爽文被捕,赵翼以军事已毕,请辞归,坚决不受封赏。晚年归乡里,以著述自娱。诗与袁枚齐名,并称“袁赵”,袁赵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与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曾作五言排律《题黄鹤楼十六韵》,有“楼真千尺回,地以一诗传”之句。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4766篇诗文

“每逢公事须集众,楼中击鼓齐会谋”的上一句是苗人结寨必有楼,楼身高出寨上头;“每逢公事须集众,楼中击鼓齐会谋”的下一句是牡鸡血沥盆酒饮,如众侯国盟葵邱。该诗句出自赵翼的作品《苗楼》。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ydw.com/shiju/13842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