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其一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拼音解读

kōng jiàn fāng fén yǒng bàn xiāo ,nán jiāng shēng sǐ wèn cān liáo 。
yīng shēn dōng fǎn zhī hé guó ,ruì xiàng xī guī zì běn cháo 。
yí sì yǒu mén fēi niǎn lù ,gù chí wú bō dàn sēng piáo
dú lóng xià shì jiē chén jì ,zhuī shù qí liáng yì wèi yá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1754篇诗文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的上一句是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的下一句是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该诗句出自王安石的作品《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其一》。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ydw.com/shiju/26432_3.html